其他

游击性科研难出大成果, 而单篇论文评价学术催生腐败

2018-04-04 蝌蚪士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游击性科研难出大成果

来源:金振奎科学网博客


路,一直沿一个方向走下去,才能走的远。科研,一直沿一个方向搞下去,才能搞得深、搞得精,才更容易取得突破,就像越尖的东西,其刺穿能力越强一样。


我国改革开放40年了,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科研领域仍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这么庞大的科研队伍,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和这么多经费,研究出来的领先世界的关键技术还不多,提出的重大科学理论还不多。为什么?这或许与我们的科研管理模式有关。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大都存在3个问题:散、短、繁,可以说属于“游击性科研”。

“散”指科研人员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一个人一个山头。虽然也有很多名目的创新团队,但实际上这些团队很多都是临时拼凑的,是名义上的团队。这就导致力量分散,形不成规模效应,须知,一个难题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多学科协同才能攻克的。科研攻关如同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起关键作用的战争无一不是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例如我国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只能起骚扰作用,解决不了大问题。因此,单干,力量单薄,难以取得大突破。

“短”指科研课题大都是短平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能拿到什么课题干什么,不能以科研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你想干的,未必能拿到经费,因此,科研人员只能跟着课题转,而不是课题跟着科研人员的兴趣走。这样,就很难沿一个方向持续研究下去。谁都知道,十年才能磨一剑。

 “繁”指很多科研人员同时承担多项课题,用心不专。课题多,精力必然分散,每个方向考虑问题都不能深入。须知,心无旁贷,专心致志才能进入深度思考,才能琢磨出新东西来。四面出击,如同蜻蜓点水。

游击性科研难出大成果。要避免上述科研弊端,要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

1
给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自主权


欧美为什么那么多关键技术?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科研经费分布在公司里。公司一般都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科研人员只管搞科研,不需分心去搞经费,很多公司都是“百年老店”,这样就容易获得突破。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模式,是否可以参考公司的呢?

国家每年可给高校和科研单位固定的科研经费,给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自主权,自主选择研究方向,保证科研人员根据兴趣研究,当然选择的研究要对国家有用。这样可以避免科研中的“散”、“短”、“繁”,避免游击性科研,避免教师各自为战,为拿项目疲于奔命,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公关上。

高校和科研单位大都有多学科的优势,可以自主组建稳定的科研团队,自行组织大团军作战、攻关,例如,校内多学科协同攻关,校—校协同攻关,校—企协同攻关。这样,高校和科研单位才能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才能在某些研究领域做成“百年老店”,才容易取得重大突破。

上级部门可定期(5-10年)考核高校和科研单位,根据成果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价。

各单位可根据科研人员的成果进行评价、奖励。科研人员根据兴趣研究,其收入不再与科研费挂钩,而是与科研成果挂钩。根据成果的重要性进行不同的奖励。对于几年内未出成果的,需详细了解情况,查找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
重大专项的科研模式有待改进


国家科技部门常以类似“重大专项”的形式组织大团军科研攻关,但这种攻关的效果有待验证。一个项目5年,刨去反复的论证立项和结题,真正做研究的也就3年。关键是,不管最后是否攻关成功,是否解决了实质问题,这个临时拼凑的军团到期后就解散了,难以长期持续下去。而且参与研究的人往往同时承担多项科研,难以全力以赴。因此这些重大专项本质上与游击性科研基本相同。

有关部门是否统计下,真正解决了重大问题的重大科研项目有多少?占百分比多大?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就像每次战斗结束都要总结战斗经验一样。

总之,在科研方面要积极探索高效的科研模式,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研究方向,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 “科研百年老店”。长此以往,科技繁荣必不远矣!


相关文献


[1] 金振奎. 科学研究该以什么为导向? 科学网,2017.10.11;中国科学报,2017.11.3,有较多修改; 求是网,2017.11.4,有较多修改
[2] 金振奎. 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科学网,2017.12.6;微博教育,2017.12.8
[3] 金振奎.
大学里该不该推行通识教育?科学网,2018.1.9;搜狐教育,2018.1.10;中国科学报,2018.1.26,有修改;求是网,2018.1.26,有修改
[4] 金振奎.论“培养重心前置”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科学网,2017.12.9
[5] 金振奎.
会写论文,该不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科学网,2018.1.16;搜狐教育,2018.1.16
[6] 金振奎. 什么时候,读中国的大学能成为一种荣耀?! 中国石油大学报,2017.3.22;  微博教育,2017.3.27,阅读量已超14万; 中国科学报,2017.5.3; 中国高等教育报,2017.5.4,头条;科学网,2017.10.11;等等
[7] 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培养研究型本科生:必要性与措施. 石油教育,2017, 第1期
[8] 金振奎 王晓卫. 高等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第S2期
[9] 金振奎.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办学特点及启示. 石油教育,2012,第6期
[10] 金明. 香港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北京教育(高教), 2011,第10期
[11] 金振奎.大学里,教育研究重要还是科学研究重要?科学网,2018.1.26
[12] 金振奎.
课讲得好,就是好老师吗?科学网,2018.1.30



以单篇论文评价学术恐催生新型学术腐败

刘光裕


职工代表大会听园领导汇报。讲述去年取得的各种成就。听完感触颇多,窃以为:以单篇论文评价自然资源科学,基本就是偏废的总结,甚至有催生今日最严重学术腐败的感觉。


鉴于当下中国激烈的学术竞争,大家只能拼命“搞钱”。常常听闻有年轻硕博士想有所贡献,但总在说完后加一句“这些等我有钱之后再追求吧”。茶余饭后,博士之谈常令人作呕。


读博脱贫,发文致富。这几乎成了学子们最钟爱的真理。为什么会行成这种文化?根源在于学术评价的简单化和误导。


诸多工作报告无一不是以点代面。以我们园为例,每次评估或总结,均以单篇论文来评价动植物学、森林资源或生态学等自然类科学,看起来有点像离散数据中的异常点,点上的突破对于整体而言意义不大。自然环境类科学与纯生命科学有一定差异,并不会因为单项研究突破而带来变革性的效果。因此,合理的学术评价显然不能简单到了只看单篇论文,否则将会削弱学应有的术进步。


当今中国,很多机构和个人喜欢变着方法“勾搭”老外,搞假合作,搞出很多“计划外”的成果。这种流行趋势,本质上和出钱买文章差不多。很显然这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最严峻的学术腐败。


可怕的是我们却对此挥然不知,还乐此不疲。再次为取得伟大胜利而干杯!



推荐阅读:

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力从哪里来



科学能力是由人和物有机构成的复杂的社会合力。在这个合力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主要的,社会科学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科学家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高低。分析杰出科学家创造力的最佳年龄、科学合作模式及人才流动规律,有助于我们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地挖掘出影响杰出科学家创造力的各种社会和环境因素,找出促进科学家人才成长的“催化剂”,以此为科学能力相对较低的国家提供借鉴,找到阻碍科学高速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从外界的各种社会条件和政策上给予修正和弥补,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国家的科学能力是成正比关系的。科学能力是指一定时间间隔之内正在起作用的最大限度的包容力量。这种力量,既有瞬时点上的显示力量,又有Δt时间间隔内超前的和滞后的效应。它是一种现实的正在起作用的因素。


科学家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高低,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科研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劳动来看,它更是多种社会因素和科技政策缔造的结果。科技强国能一直在科学领域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必然与其国家健全的教育体制、充分的学术交流、自由的学术气氛、积极有效的科技政策、充足的科研经费有关。这些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犹如科学生长的“催化剂”,大大提高了科学家集团的科学能力,使之拥有一定的集团研究能力、最佳的年龄结构、稳定的代谢速度、科学的专业构成。


具体来讲,影响杰出科学家队伍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特征的因素有很多,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认知与思维、态度与价值、人格与心灵、道德与勇气、行动实践和人格特质等,如自信执着、勤奋努力、好奇心强、洞悉力强、变通性强、完美主义、淡泊名利及对社会和国家有使命感等。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教育(大学注册人数是处于扩张阶段还是处于稳定阶段)、科技奖励模式、科技政策、科学合作、科学交流、科学评价(马太效应)、政治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文化大革命”)、市场雇佣条件的变化(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环境的因素(经济的衰退或者扩张)、社会的其他因素(如生育高峰)等,它们可以对一个国家科技队伍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产生影响,从而在科技队伍生产力和创造力的特征上有所体现。因此,找到影响科学家取得科研成果的社会因素,可以为科学能力相对较低的国家提供借鉴,找出差距和不足,从而培养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肥沃土壤,如建立一支中青老结合的最佳年龄队伍、建立健全的科技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科技奖励制度、确立科技投资方向和重点、健全教育体制,改革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束缚和羁绊、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为科学家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条件及改善科研人员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等。


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不断地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能力。因此,科学家队伍的生产能力与其自身的创造力特征是相辅相成的,较高的社会科学能力必然具备最佳的科学家年龄结构、科学合作模式及人才流动频次,反之,上述科学家最佳创造力特性必然会促进社会科学能力较快地提高。


基于上述考虑,《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力特性: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主要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影响杰出科学家创造力的年龄、人才流动、科学合作及科研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杰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性特征,以期为科技政策制定者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支撑。除了绪论和相关对策建议外,《杰出科学家的创造力特性: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还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分别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物理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生理年龄和职业年龄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出两个领域杰出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年龄分布是一个三次多项式分布模型,高峰期集中在40~50 岁(即中年时期)。考虑杰出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合作者因素,分别考察Normal 论文和Fraction 论文(定义见第二章)的年龄分布,利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对杰出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杰出科学家平均每年发表7 篇SCI 论文,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杰出科学家的年均论文产出力存在差异。


第二,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年龄分布也是一种单峰分布,与杰出科学家论文生产力的年龄分布比较一致。进一步对三个领域杰出科学家发表最具影响力的5 篇论文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杰出科学家发表最具影响力的5 篇论文的年龄分布高峰期比杰出科学家所有论文的发表高峰期要早。


第三,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五个领域杰出科学家的科学合作现象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分析。分别从机构层面和国家层面对不同领域杰出科学家的职业流动频次和流动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杰出科学家的机构流动频次在2~5 次;半数以上的杰出科学家有过国外工作经历;每经过6~7 年,杰出科学家便更换一个工作单位。


第四,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杰出科学家的国际人才流动去向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部分杰出科学家选择在美国、瑞士和英国等国家进行科学研究或科学合作。还对杰出科学家论文的篇均合作者数量和论文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论文合作者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杰出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提高。


第五,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为例,研究杰出科学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年龄分布、获奖时间分布、研究周期、获奖周期、师生合作及机构优势积累等特征,揭示出杰出科学家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和“发现之发现”现象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